使用者工具

無因性原則

(Abstraction principle/Abstraktionsprinzip)

無因性原則又稱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將處分行為負擔行為分離,不以負擔行為存在為處分行為之內容。

無因性原則有助於建立出賣人保留所有權之理論,相對維護交易安全,後之買受人無需顧慮先前交易是否因原因行為不存在,致讓與人未取得所有權,而致無權處分。

換言之:行為的效力不以其原因行為的有效為依據。基本上無因性原則用在金融制度上,可以有助支付工具的流通性。

但無因性理論與一般交易觀念有相當差異,於原因行為不存在,並不影響處分行為之效力。不當得利便為解決無因性缺點的一項利器。因為雖然無因性原則使得不管原因行為效力如何,行為都不受影響,但是這樣有時難免造成不公平不正義之情形,因此設立不當得利制度來補救。此為不當得利功能之一。

已交付之標的物及價金則須依「不當得利」規定返還,而受領標的之人將標的讓與他人、標的物受強制執行、相對人破產等情況時也可能對返還有不利之影響。

例如 甲跟乙買一顆柳丁,並且移轉所有權。雖然買賣契約無效,但是所有權仍然從乙變成甲所有,不因買賣契約無效而受影響。這時雖然所有權是甲的,但是乙可以依不當得利向甲請求返還柳丁。

如下圖所示,一般的買賣行為會被拆成3個行為(2個處分行為及1個負擔行為),若買賣契約無效,支付價金及標的物之行為仍然有效,不因負擔行為無效而無效,是為無因性原則。

–支付價金(處分行為)–> 甲–買賣(負擔行為)–乙 ←-交付標的物(處分行為)–

相關條目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the website, you agree with storing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Also,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and our Privacy Policy. If you do not agree, please leave the website.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