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title="夾結效果", description="夾結效果係指在繼續犯不法狀態持續中,觸犯兩個本屬行為複數的犯罪行為,該兩罪原屬數行為數罪,但夾結效果則認為因繼續行為貫穿,而成立想像競合,從一重處斷。但夾結效果對於量刑評價標準產生影響,因此,具有夾結效果的繼續犯應較原個別獨立之罪為重。 " ~~ ====== 夾結效果 ====== //(Klammerwirkung)// 夾結效果係指在[[繼續犯]]不法狀態持續中,觸犯兩個本屬行為複數的[[犯罪|犯罪行為]],該兩罪原屬數行為數罪,但夾結效果則認為因繼續行為貫穿,而成立[[想像競合]],[[從一重處斷]]。但夾結效果對於量刑評價標準產生影響,因此,具有夾結效果的繼續犯應較原個別獨立之罪為重。 也就是說,兩個本來獨立行為,由於各自和第三個行為產生想像競合關係,導致前兩個行為全部被第三個行為夾結成想像競合犯的情形。例如行為人以傷害、毀損方式強盜財物,傷害與毀損各自與強盜產生想像競合,因強盜行為而被夾結成一個[[傷害]]、[[毀損]]與[[強盜]]的想像競合犯。 ---------**-----|------------------------|----**--------------      A        B 例如 粗線期間為行為人持有槍枝(刑法第187條[[加重危險物罪]]),而[[持有]]期間,則分別以槍枝殺害甲及乙二人,成立A、B兩個殺人罪,但因夾結效果之加重危險物品罪較殺人罪為輕,故不成立夾結效果,A、B兩個殺人罪並不成立想像競合。 若行為人持水果刀強盜甲之財物,因乙抵抗而以刀劃傷乙([[傷害|傷害罪]],A),並破壞乙所有之車([[毀損|毀損罪]],B),則A傷害罪與強盜罪及毀損罪B與[[強盜|強盜罪]],分別為想像競合關係,而強盜罪較傷害、毀損為重,成立夾結效果,故強盜、傷害及毀損三罪整體成為想像競合關係。 **相關條目** * [[競合]] * [[不純正競合]] * [[法條競合]] * [[特別關係]] * [[補充關係]] * [[吸收關係]] * [[擇一關係]] * [[與罰前行為]] * [[與罰後行為]] * [[純正競合]] * [[想像競合]] * [[夾結效果]] * [[數罪併罰]] * [[包括一罪]] * [[犯意變更]] * [[另行起意]] {{tag>刑法 競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