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title="客觀處罰條件", description="客觀處罰條件又稱為客觀可罰性條件,係指與行為有直接關係,但又不屬於不法且不屬於罪責的客觀條件,而為可罰性的實體要件,客觀處罰條件性質上屬「限制刑罰事由」。 " ~~ ====== 客觀處罰條件 ====== 客觀處罰條件又稱為客觀可罰性條件,係指與行為有直接關係,但又**不屬於[[:不法]]**且不屬於[[罪責]]的客觀條件,而為可罰性的實體要件,客觀處罰條件性質上屬「限制[[刑罰]]事由」。 行為人對於客觀處罰條件是否具備[[故意|故意]]或[[過失犯|過失]]均不影響論罪之判斷,客觀處罰條件存在,則具[[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的行為即構成[[犯罪]];而若欠缺客觀處罰條件,則具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的行為,仍應為[[刑訴:無罪判決|無罪判決]]。 刑法第238條[[詐術]]締婚罪中「[[民法:婚姻關係|婚姻]]無效之裁判或撤銷婚姻之[[:裁判]]確定」、刑法第283條[[聚眾]]鬥毆罪中「致人死或重傷」等屬客觀處罰條件。 **相關條目** * **罪責** * [[罪責|罪責(有責性)]] * 判斷要素 * 主觀要素: * [[責任能力]]:[[生理原因]]([[精神障礙]])、[[心理結果]] * [[不法意識]] * 客觀要素:[[期待可能性]] * **其他可罰性要件** * [[客觀處罰條件]] * [[免責權]] {{tag>刑法 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