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title="抽象危險犯", description="抽象危險犯為立法者依其生活經驗大量觀察,認為某一類型之行為具有一般危險性,故預定該類型行為具有高度危險,行為只要符合構成要件所描述的事實,即可認定具有此等抽象危險,無待法官就具體案件作認定。 " ~~ ====== 抽象危險犯(abstaktes Gefärhrdungsdelikt) ====== 抽象危險犯為立法者依其生活經驗大量觀察,認為某一類型之行為具有一般危險性,故預定該類型行為具有高度危險,行為只要符合[[構成要件]]所描述的事實,即可認定具有此等抽象危險,無待[[法組:法官|法官]]就具體案件作認定。 行為人依實施[[構成要件]]之行為,因其行為本身以含有抽象危險存在,故[[著手實行|實施]]上有無危險並無判斷必要。 例如 刑法第173條之[[放火|放火罪]]之成立,行為人祇要故意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即可構成第173條之放火罪,因為行為人放火燒燬目前供人住居使用的住宅,就存在著可能燒死人之抽象危險,不管當時是否真的有人在住宅裡面,因此法官不需要就行為人放火的行為是否可能導致人員傷亡來作認定。 **相關條目** * [[刑法:故意犯|故意犯]] ─ [[刑法:過失犯|過失犯]] * [[作為犯]] ─ [[不作為犯]] * [[純正不作為犯]] ─ [[不純正不作為犯]] * [[行為犯|行為犯(舉動犯)]] ─ [[結果犯]] * [[實害犯]] ─ [[危險犯]] * [[抽象危險犯]] ─ [[具體危險犯]] * [[狀態犯]] ─ [[繼續犯]] ─ [[即成犯|即成犯(即時犯)]] * [[單一犯]] ─ [[結合犯]] * [[單行為犯]] ─ [[複行為犯]] * [[一般犯]] ─ [[身分犯|身分犯(特別犯)]] ─ [[己手犯|己手犯(親手犯)]] * [[純正身分犯|純正身分犯(純正特別犯)]] ─ [[不純正身分犯|不純正身分犯(不純正特別犯)]] * [[機會犯]] ─ [[情況犯]] * [[目的犯]] {{tag>刑法 犯罪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