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title="相當因果關係", description=" 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都可以發生一樣的結果,例如拿刀子砍一個人的手,不管是誰這樣做,通常都會造成對方受傷,這時就可以說拿刀子砍人的行為和對方受傷之間有相當因果關係。" ~~ ====== 相當因果關係 ====== 「相當因果關係」理論認為,依照[[:經驗法則]],在相同行為、環境時的同一個條件下,都會發生一樣的結果,那這個條件就會被認定是這個結果的「相當條件」,而認為行為與結果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 例如 拿刀子砍一個人的手,不管是誰這樣做,通常都會[[傷害|造成對方受傷]],這時就可以說拿刀子砍人的行為和對方受傷之間有相當因果關係。 「相當性」這個要素在[[因果關係]]的判斷過程中更加重要。因果關係的「相當性」指的是:「一般生活經驗中,通常有這個行為,就會發生這個結果」。 具體的判斷方法則是,如果損害的發生不是[[犯罪行為]]所致,而是由於其他因素介入而出現,此時就可以認定沒有相當因果關係,在欠缺相當因果關係的案例中,行為人不會構成[[既遂]]罪名,最多只構成[[未遂犯|未遂罪]][[刑事責任]]。 白話來說,行為與結果間不僅須具備「若無該行為,則無該結果」的條件關係,更需要依照經驗法則判斷,具有「在一般情形下,該行為通常皆足以造成該結果」的相當性,才能令行為人負[[刑事責任]]。像是依照經驗法則,不會認為叫外送的行為通常都足以造成路人被撞傷的結果,因此二者間就不具備相當因果關係。反之,超速、闖紅燈的行為,就可能具有相當因果關係。​ **相關條目** * [[等價理論]] * [[擇一因果關係|擇一因果]] * [[併合因果]]([[累積因果關係]]) * [[因果關係中斷]] * [[條件因果關係]] * [[相當因果關係]] * [[重要性理論]] {{tag>刑法 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