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title="誘導詰問", description="指行交互詰問時,所提問的問題含有「答案」之問話方式,根據實務經驗,由當事人所聲請傳喚之證人、鑑定人,一般是有利於該造當事人之友性證人,因此若行主詰問者為誘導詰問,證人頗有可能迎合主詰問者之意思,而做非真實之供述,故而原則上在行主詰問時不得為誘導詰問;只有在為發現真實之必要或無導出虛偽供述之危險時,例外允許主詰問為誘導詰問。故主詰問時原則上禁止,反詰問則可(刑訴166-2條第2項)。 " ~~ ====== 誘導詰問 ====== 指行[[交互詰問]]時,所提問的問題含有「答案」之問話方式,根據實務經驗,由當事人所聲請傳喚之證人、鑑定人,一般是有利於該造當事人之[[友性證人]],因此若行主詰問者為誘導詰問,證人頗有可能迎合主詰問者之意思,而做非真實之供述,故而原則上在行主詰問時不得為誘導詰問;只有在為發現真實之必要或無導出虛偽供述之危險時,例外允許主詰問為誘導詰問。故[[主詰問]]時原則上禁止,[[反詰問]]則可(刑訴166-2條第2項)。 誘導詰問例如:[[檢察官]]問[[證人]]:「你在案發時是否看到[[被告|被告]]拿刀砍被害人?」將「被告拿刀砍被害人」置於問題中。 == 刑事訴訟法 第 166-1 條 == * 行主詰問時,不得為誘導詰問。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 未為實體事項之詰問前,有關證人、鑑定人之身分、學歷、經歷、與其交游所關之必要準備事項。 - 當事人顯無爭執之事項。 - 關於證人、鑑定人記憶不清之事項,為喚起其記憶所必要者。 - 證人、鑑定人對詰問者顯示敵意或反感者。 - 證人、鑑定人故為規避之事項。 - 證人、鑑定人為與先前不符之陳述時,其先前之陳述。 - 其他認有誘導詰問必要之特別情事者。 **相關條目** * [[詰問]]-[[交互詰問]] * [[主詰問]]-[[反詰問]] * [[覆主詰問]]-[[覆反詰問]] * [[不當詰問]]-[[誘導詰問]] * [[更行詰問]] * [[對質詰問權]] {{tag>刑事訴訟法 詰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