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替權 ======
Ersetzungsbefugnis
指在[[債之關係]]中,得以他種[[給付]]代替之權。由於代替給付僅居於補充地位,亦稱「補充權」。
債務人應為原定之給付,必俟代替權人行使其代替權時,債之關係始變更為「代替給付關係」。(最高法院78年台上字第 1753 號民事判例參照)
== 最高法院78年台上字第 1753 號民事判例 ==
選擇之債,謂於數宗給付中,得選擇其一以為給付之債;任意之債,謂債
務人或債權人得以他種給付代替原定給付之債。選擇之債,在特定前,數
宗給付處於同等地位以待選擇,非予特定,債務人不能為給付,債權人亦
不能請求特定之給付。任意之債,其給付物為特定,代替給付僅居於補充
地位而已,故債務人有代替權時,債權人祇得請求原定之給付,債權人有
代替權時,債務人應為原定之給付。選擇權之行使,以意思表示為之,即
生效力。代替權之行使,則為要物行為,代替之意思雖已表示,若未同時
提出代替物,其債之標的仍為原定給付。
相關條目
{{backlinks>.}}
{{tag>民法 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