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是唯讀的,您可以看到原始碼,但不能更動它。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請詢問管理員。 ~~META: title="客觀未遂論", description="客觀未遂理論是為判斷犯罪行為是否構成未遂犯而衍生的理論,其有別於主觀未遂理論重視行為人的主觀意思,係指處罰未遂犯的理由應視行為有無具備侵害法益的客觀危險性,如不具備就沒有加以處罰的必要。如果採取這個理論,由於既遂犯是實際造成法益侵害,未遂犯僅是具有客觀危險性,因此相對於既遂犯而言,未遂犯就「應」依既遂犯之刑罰減輕。 " ~~ ====== 客觀未遂論 ====== 客觀未遂理論是為判斷[[犯罪]]行為是否構成[[未遂犯]]而衍生的理論,其有別於主觀未遂理論重視行為人的主觀意思,係指處罰未遂犯的理由應視行為有無具備侵害[[法益]]的客觀危險性,如不具備就沒有加以處罰的必要。 如果採取這個理論,由於既遂犯是實際造成法益侵害,未遂犯僅是具有客觀危險性,因此相對於既遂犯而言,未遂犯就「應」依既遂犯之刑罰減輕。 **相關條目** {{backlinks>.}} {{tag>刑法 刑法總則 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