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是唯讀的,您可以看到原始碼,但不能更動它。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請詢問管理員。 ~~META: title="審查密度", description="審查密度或是「審查標準選擇」,如以憲法案件而言,通常是指司法者審查法令合憲違憲與否時,對於審查對象之異同,比如是否涉及基本權核心領域,而決定採用嚴格或是寬鬆的立場來檢證。 " ~~ ====== 審查密度 ====== 審查密度或是「審查標準選擇」,如以憲法案件而言,通常是指司法者審查[[:法令]]合憲[[違憲]]與否時,對於審查對象之異同,比如是否涉及[[基本權]]核心領域,而決定採用嚴格或是寬鬆的立場來檢證。 我國[[法組:大法官]]的違憲審查,雖然[[比例原則]]的原理一樣,但有沒有通過比例原則的檢查,每個案件的審查標準不見得會相同。審查標準的寬鬆或嚴格,標準何在,還是要考量許多因素,像是: * 立法目的有多重要? * 限制或侵害了什麼基本權? * 法規對基本權干預的強度有多大? * 這件事情應該讓[[司法權|司法]]、[[立法權|立法]],還是[[行政法:行政機關]]來做比較好? * [[:憲法|憲法]]本身的價值秩序 * 歷史因素 等等都會影響大法官對審查標準的選擇。 **相關條目** * [[自由權]] * [[人身自由]] {{tag>憲法 法律文言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