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是唯讀的,您可以看到原始碼,但不能更動它。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請詢問管理員。 ~~META: title="訴願前置主義", description="意即須經訴願程序始得提起行政訴訟。在法律中明定不服行政處分提起訴願之前,應先經過之復查或異議等程序。例如:稅捐稽徵法第35條之申請復查、全民健康保險法第6條之申請審議。簡言之,「無訴願即無行政訴訟」。 " ~~ ====== 訴願前置主義 ====== 意即須經訴願程序始得提起[[行訴:行政訴訟]]。在[[:法律]]中明定不服[[行政處分]]提起[[訴願]]之前,應先經過之復查或異議等程序。 <wrap info>例如</wrap> 稅捐稽徵法第35條之申請復查、全民健康保險法第6條之申請審議。 簡言之,「無訴願即無行政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可以將訴願制度視為[[行政救濟]]的一環,但切勿將訴願與行政訴訟的關係視為一般民刑事訴訟中的第一審、第二審之審級關係,因為訴願與行政訴訟所適用的法規範、程序、[[法律效果]]皆不同,最重要的是訴願制度重在[[行政機關]]的自我審查、自我反省,就算訴願審議單位有相當的自主性或獨立性,仍然未脫離行政權的體系,本質上仍然是行政程序而非司法程序。 <wrap info>與[[訴願先行程序]]有別</wrap> **相關條目** {{backlinks>.}} {{tag>行政法 行政救濟 行政訴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