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是唯讀的,您可以看到原始碼,但不能更動它。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請詢問管理員。 ~~META: title="繫諸實體審查", description="又稱「繫諸實體法審查」,德國法學家Friedrich Schoch 之「繫諸實體(法)審查」理論則是批評利益衡量模式採取與本案不同判決標準,會產生法律之中空,不建議為之,然而原先之略式審查又過於嚴格無法應對快速之要求,因此提出強調實體法上有無權利之公式,以略式審查為主,但調降密度,再輔以利益衡量模式。 " ~~ ====== 繫諸實體審查 ====== //(materiell-akzessorischen Prüfung)// 又稱「繫諸實體法審查」,德國法學家Friedrich Schoch 之繫諸實體審查理論是批評[[利益衡量模式]]採取與本案不同[[:判決]]標準,會產生[[:法律]]之中空,不建議為之,然而原先之[[略式審查]]又過於嚴格無法應對快速之要求,因此提出強調[[:實體法]]上有無[[憲法:權利]]之公式,以略式審查為主,但調降密度,再輔以利益衡量模式。 ===== 審查公式 ===== ==== 第一階段: 略式審查 ==== 先以略式審查模式做繫諸實體之審查。其中,本案顯有勝訴希望者,就停止執行。 ==== 第二階段:略式審查搭配利益衡量 ==== 敗訴勝訴希望並非明顯者,停止/不停止執行,原則上取決於蓋然性;而執行/不執行結果則取決於有無回復可能。 ==== 第三階段:利益衡量 ==== 當本案勝敗訴希望均可能者或完全不明者,以停止執行之利益與執行利益的輕重程度,決定停止或不停止執行。 **相關條目** {{backlinks>.}} {{tag>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保全程序}}